"天气一热起来,孩子就没胃口,不爱吃饭了,真怕影响发育......"
"我们倒是吃得多、睡得香,三餐一顿不落,还经常加餐,但就是不长肉也不长个......"
每到夏天,门诊中此类问询不绝于耳。究其根本,源于小儿"脾常不足",脾运化代谢水湿的能力本就弱于成人,加之暑热蒸腾,贪凉饮冷、久吹空调,易致脾胃虚寒、运化失司。
《小儿药证直诀》有云:"脾胃虚衰,四肢不举,诸邪遂生",若脾失健运,则水谷精微无以输布,气血生化乏源,生长发育自然受阻。
中医素有"春夏养阳"之论,《黄帝内经》亦有言:"夏三月,此谓蕃秀,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。" 农历四月到六月,天地阳气升发,人体气机亦随之向外向上,若能顺应天时,调理脾胃、补益肾气,恰是助长的黄金时机。
展开剩余80%在此,特别介绍一款融合经典配伍与临床经验的特色方膏——益元助长膏。
中医讲"肾主骨,肝主筋,脾主肌肉",五脏协调,气血充盈,骨骼才能茁壮生长。该膏方旨在通过健脾益气与养阴生津的动态平衡,使后天脾胃生化有源、先天肾精充养有度,进而助力孩子增强体质、增长身高。
全方共16味药材,多入脾、胃、肾经,巧妙融合补气、健脾、益肾、敛精之法,补而不滞、温而不燥、滋而不腻。同时,借助夏三月的"蕃秀"生长之势,可谓事半功倍,帮助孩子升运化、强吸收,个头噌噌长。
益元助长膏组方解析
药方组成
生党参 41g、生黄芪 41g、生麦冬 32g、炙龟甲 32g、麸炒白术 32g、山药 41g、醋五味子 22g、生龙骨 41g、煅牡蛎 41g、茯苓 32g、大枣 27g、生甘草 16g、炒鸡内金 22g、枸杞子 32g、桑寄生 32g、太子参 41g、冰糖 200g、蜂蜜 100g。
功效
益气滋阴、补肾助长、消食化积、宁心安神。
主治
脾肾两虚所致的生长发育迟缓,症见食少纳呆、面色萎黄、夜卧不宁、筋骨痿软等。
配伍解析
生党参、生黄芪、太子参共为君药,益气养阴、奠定根基。
党参甘平,归脾、肺经,善补中益气,为气血生化奠基;黄芪甘温升发,补气升阳、固表止汗,与夏季阳气升发之势相契;太子参甘平清润,益气同时兼养阴液,防补气伤津。三药相须为用,共奏益气健脾、养阴生津之功。
生麦冬、麸炒白术、山药、枸杞子和桑寄生为臣药,健脾益肾、双管齐下。
麦冬甘寒润肺养阴,与太子参相协增强滋阴之力;白术苦温健脾燥湿,配山药甘平补脾肺肾,三药合奏健脾和胃、养阴生津之效,助君药固后天之本。
枸杞子甘平滋补肝肾、益精明目,桑寄生苦平补肝肾、强筋骨,二药入肾经,填补先天之精。
醋五味子、生龙骨、煅牡蛎、炒鸡内金、茯苓和炙龟甲为佐药,调和阴阳、纠偏增效。
醋五味子酸温收敛,善敛肺止汗、生津安神,针对小儿虚汗、夜卧不宁等症,佐助君药固摄气阴。
生龙骨、煅牡蛎平肝潜阳、重镇安神,改善阴虚阳亢所致的烦躁不宁;又能收敛固涩,助五味子增强止汗、固精之功,针对生长发育中的精微不固之象。
炙龟甲咸寒入肝、肾,滋阴潜阳、益肾健骨,佐助枸杞子、桑寄生强化滋补肾阴之效,尤其针对夏季 "阳气外浮、阴液易亏" 的时令特点。
炒鸡内金甘平消食健胃,善化饮食积滞,消除补药滋腻之性,确保脾胃运化通畅。
茯苓甘淡健脾渗湿,既助白术增强健脾之力,又可防麦冬、龟甲滋阴太过而生湿碍胃,补而不滞。
生甘草、大枣、冰糖和蜂蜜为使药,调和诸药、引药归经。
甘草、大枣甘温入脾、胃,既能调和诸药药性,使补而不燥、滋而不腻;又可协同君药补益中气。
冰糖、蜂蜜作为膏方赋形剂,甘温润肺、矫味和中,不仅能改善口感提高服药依从性,还可调和诸药,增强方中补益药的滋润之性,引药直达病所,发挥整体调理之功
便捷开方操作指引
步骤一:点击【开方收银】→【云药房处方】→找到“普通膏方”,选择“杭州-国药堂「经验方-标准推荐方剂专用药库」”
步骤二:点击【导入处方】→ 调用【膏方大全】→【儿科疾病-生长发育不良】,找到“益元助长膏”,导入即可(★导入后可调整处方)
希望上述验方能为广大中医师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,如有需要,大家在开方时循古方之妙、融今人之智,辨证施用,助力更多孩子把握夏季黄金调理期,在成长之路上稳步前行。
发布于:浙江省美港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